学术动态
9月18日至29日,由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新一轮“省院合作”社科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暨全省社科理论骨干研修班(第一批)在北京市中国社科院密云科研基地举行,全省103位社科理论界骨干进行了为期12天的集中培训。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领浙江代表团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谋划推动浙江省与中国社科院的“省院合作”,开创了我国最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省域开展战略合作的先例,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省院合作的省份。
此次研修班作为新一轮“省院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依托中国社科院雄厚的学术资源,为浙江培养社科理论界的中坚力量,拉开了双方新一轮合作的序幕。
这场研修班,重量级专家学者云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级学术殿堂的16位权威专家,围绕当前重大的理论问题,为学员们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理论热点。他们中,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等资深专家,也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领军学者。
这场研修班,主题鲜明、形式丰富。除了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的专题报告,还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华文摘》等权威期刊的业界专家就如何写好高质量学术论文、理论文章提供的方法指引。在培训形式上,研修班包括专题报告、小组研讨、现场教学、学员分享、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参训学员的理论素养和学术视野。
这场研修班,平台载体作用显现。参训学员学科分布领域广,覆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法学、传播学等诸多领域;他们来源广泛,既有全省本科高校等高等教育机构,也有党校、省社科院、省工信院等政府智库;他们当中,既有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学术成果丰硕的资深理论骨干,也有正在苦心钻研的青年理论骨干,参训学员之间老、中、青学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显现研修班在凝聚全省社科研究力量的平台载体作用。
经过12天高密度、高强度的集中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湖州师范学院教授艾志强说:“此次研修汇聚了国内社科领域的顶尖学者,搭建了交流与学习平台。通过对一系列精心设计课程的学习,我深刻领略到社科研究的前沿动态,拓宽了学术视野,启发了研究思路。”浙江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徐华军表示,此次研修班授课专家的学术水平和理论阐释水平很高,学员的参与度、满意度也很高,学习培训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受访学员还表示,通过研修深刻领会了浙江社科理论工作者在国家发展中的使命担当,将把所学所获积极应用于实际,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陈海红谈道:“这次的培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为我进一步承担‘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人使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社长戴道昆看来,这些课程进一步强化了他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他将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确保学术研究的正确性和创新性。
理论赋能,思想塑形,实践铸魂。此次研修班旨在提升参训社科理论骨干的理论素养和学术视野,助力浙江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风作风正的社科理论骨干人才队伍,夯实“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的社科理论人才基础,可以说是“省院合作”共同培养省域社科人才的一次积极探索。
据悉,此次研修班具体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联合承办,未来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将进一步深化合作。
编辑:姜雯静